机械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1月,下设力学与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设计、机电工程等五个教研室,一个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并设有现代设计方法和车辆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各类科研任务。全系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教授3人,副教授25人,教授、副教授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5.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5.2%,45岁以下人数为3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3.9%。目前,我系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我国机械工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专业技术人才,是我系的中心任务之一。目前,我系共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至2016年9月,我系在校学生1502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0人,本科生1412人。我系毕业生在社会上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2002年起,我们对原金工实习中心进行了扩充和改建,使金工实习中心的有效使用面积达到了近1800m2,拥有各类机加工、热加工设备66台;钳工、铸锻焊工位72个,确保了教学实习的高质量运行。此外,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也得到有效的更新,实验场地得到了扩充。目前我系实验中心已建成的实验室有:现代制造技术实验室Ⅰ、材料力学实验室Ⅱ、材料力学实验室Ⅰ、流体力学实验室、机械系实验室办公室、材料力学实验室Ⅲ、金相实验室Ⅰ、机械测量技术实验室Ⅰ、金相实验室Ⅱ(制样室)、机械测量实验室Ⅱ、热处理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Ⅰ、机械设计实验室Ⅱ、机械设计实验室Ⅲ、机械设计实验室Ⅳ、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机床拆装实验室Ⅰ、机器人实验室、机床拆装实验室Ⅱ、机械测量研究室、手工绘图室Ⅰ、手工绘图室Ⅱ、模具拆装实验室、CAD/CAE/CAM实验室、美术室、雕塑室、摄像室、模型制作室、教师制作室等,实验室的有效使用面积达到了近2800m2。这些实验室的建立为我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为了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本系的CAD/CAM实验室、特种加工实验室和数控加工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
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全系的教职工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来,我系教职工发表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科研论文达200余篇,其中有30篇科研论文被EI、SCI收录,申请和获得专利10项。主编、参编教材7部,研发产品16件(小型牧草收获机、悬架试验台、树枝粉碎机、连续式砂浆搅拌机、带辅气室空气弹簧系统、电动拖拉机实验台、刚度或阻尼可调式油气弹簧、数控电解车床实验台、揉茶机的研制、数控橡胶带切断机、五轴数控装置减振器性能试验机、超声波功率发生器;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数控涂胶机控制机、水果压汁器样品、立式高速混料机样机)。
目前,我系的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机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机械系统测试与控制技术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
现代制造技术
新型工程材料及其应用
机械动力学及控制
现在,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农用车辆智能减振系统及关键元件研究
车载式树枝粉碎机研制
高速冲床机械动力学特性研究
基于电磁弹簧的驾驶员座椅研究
混合动力拖拉机研制
农业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
大型拖拉机全自动换挡变速箱的引进与研发
设施农业用微型电动拖拉机及配套装备研发
数控展成超声波加工的技术基础研究
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产业化和数控技术开发
高速数控涂胶机控制系统研制
数控胶带切断机研制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在农机中的应用
PTF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农机上的应用
新型PTF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减粘耐磨机理研究
仿形低量喷雾控制系统研究
面向水田作业工况的拖拉机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
建设一流的机械工程学科,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人才是我系全体教职员工的奋斗目标。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院系的大力帮助下,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机械工程系的明天更加美好。
系主任: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