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运用先进设计制造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的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毕业要求
1. 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机械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管理知识。
3. 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解决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至少一个领域的机械工程问题
4. 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机械部件、系统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6. 具有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培养特色
1. 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学科,培养从事农业机械、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等领域需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研究类和复合应用类工程技术人才。
2. 以现代设计、制造新技术为引领,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加强课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等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2.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电工电子学、流体力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技术。
六、集中实践环节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科研基础训练、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实习、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实习、数控加工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七、学制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课程框架与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
|
通识
教育
|
通修课程
|
必修
|
33
|
43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选修
|
10
|
必读选读课程
|
课外
|
(4)
|
专业
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选修
|
28
|
53
|
67
|
91
|
专业基础课
|
25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14
|
集中实践环节
|
必修
|
24
|
拓展
教育
|
本专业推荐选修课
|
选修
|
≥15
|
26
|
其他专业推荐选修课
|
|
合计学分
|
160
|
注:所有学生须修满创新创业教育学分4学分,详见“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